揭陽電梯里裝上“黑匣子”,維保人員安全帽上增加了攝像頭。
據了解,我國電梯保有量已達500萬部,并以每年50萬-70萬部數量遞增,常乘電梯人數達到6億。
其中,不少老舊電梯存在沒有安裝救援請求設備,新型電梯不能解決被困人員救援部署和解困互動等問題。“電梯數量多了,故障也多了,人為管理的節奏就跟不上了。物聯網概念電梯產品正好可以發揮作用。
展出的主要產品有智能作業安全帽、電梯動態運行監測儀、智能插座在線監控系統、防止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電梯急救智能終端等。
如電梯規定半個月維保一次,如何保證運輸稠密不均的電梯遠程安全監控等。逐一研究針對性解決方案,先后開發了智能安全帽、電梯里程表、防止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等產品,給運行中的電梯上了一把安全鎖。
該服務平臺核心組件24小時“盯”住電梯,實時獲取電梯運行狀態,如果發生異常,異常信息會第一時間發送到監控平臺,維修工人通過事先綁定的動態監測儀獲得信息。
比如,當電梯出現電梯門閉合不嚴時,云平臺經過測算后,會把數據精準傳遞,維修工人按圖索驥及時排除安全隱患。維修工人配備的智能作業安全帽上配置了高清攝像頭,能將維修人員現場情況完整記錄下來,同時實現與后臺人員的語音視頻互動
如果遇到“疑難雜癥”,平臺得到實時反饋后,會有專家進行遠程指導,確保電梯盡快回歸正常,保障用戶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