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樓里每天上上下下的普寧電梯,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物,不過卻成為小區業主的噩夢。業主在房間里聽到了“轟轟咻”的異響。接連幾天,這種異響不分白天黑夜,不間斷地出現。
受不了這動靜,找了兩天,終于發現異響來自于單元樓里的電梯。本以為找到問題,物業就能迅速解決,但沒想到的是,這聲響的認定卻成了難題。聲響是來自電梯運行時發出的低頻噪音,但是小區開發商卻稱,電梯檢測后發現噪音未超標。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業主家就在電梯邊,廚房與電梯間是緊挨著的。雖然沒有貼著臥室和起居間,但電梯間傳過來的響動,無論是在客廳還是在臥室,都能聽得很清楚。
異響來自于電梯運行時的低頻噪音
業主出示兩份報告,請有資質的檢測公司對噪音進行了檢測,異響與低頻噪音有關,檢測數據顯示低頻噪音有超標的情況。兩份報告,依據的均是《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測量了住房里臥室的噪音情況。
依據標準,臥室屬于A類房間,以睡眠為主要目的,需要保證夜間安靜的房間,夜間分貝值限制在30分貝。晚上10點33分,在這里檢測出的平均分貝為31分貝,最高分貝為43.2分貝;而另一份報告在晚上10點38分專門針對電梯運行至8至10樓間的低頻噪音做了測量,測試顯示在250hz的低頻聲級中,分貝超出標準,標準限制為35分貝,但實際測量有42分貝。
有專業人士表示,之所以會受到低頻噪音,是因為共墻共振的緣故。進門處的墻體,一側連著電梯間,一側連著臥室。
那么電梯是否可以進行減振降噪處理呢?該負責人表示,可以,但一部電梯進行減振降噪處理的費用不低,大概5萬元以上。問題是由誰來出錢,這需要業主和開發商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