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某小區內,一男孩趁電梯沒人沖電梯口撒尿,隨后正常走出潮州電梯。20分鐘后一名女士走進電梯,電梯內燈光突然異常,電梯門處火花四濺,該女士被嚇得跑出電梯。小區物業對外回應稱,電梯已修好并恢復運行,對撒尿男孩及其家庭處以1000元的罰款。
“熊孩子”電梯撒尿,近年來時有發生
2018年9月,廣東某小區內,一小男孩在單獨乘坐電梯時,向主控板撒尿導致電梯停運,隨后電梯門打開,男孩安全走出電梯未發生危險。
2017年8月,浙江義烏,一名6歲男童進入觀光電梯后,直接墜入電梯井,致顱腦損傷、多處摔傷骨折,目前尚未脫離生命危險。監控顯示,電梯在上行過程中,孩子往電梯控制主板位置撒尿,之后在電梯里蹦跳了幾次,隨后電梯懸停,電梯門處于半開狀態。
撒尿導致電梯故障,是否應該賠償?
是否應該賠償,主要看撒尿行為是否導致電梯故障。在電梯中,“能夠”撒尿的地方幾乎只有轎廂底板和控制主板,上述事件中,都是因為尿液接觸控制主板、導致短路,最終引起電梯故障。
所以,文章開頭的罰款是合情合法的。當然,編者覺得這些錢可能只是“教育性”罰款,如果真的要更換主板,計算購買元件、運輸費、修理人工費,再算上耽誤電梯運行,綜合起來,1000元可能遠遠不夠。當然,“熊孩子”犯了錯誤,自然由父母買單。這個時候,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就顯得極其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