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樓加裝汕頭電梯,常常因低層業主不同意而展開談判“拉鋸戰”,不少甚至鬧到了法院。
為解決老年人下樓難題,過去兩年間,我市出臺多個政策推動老樓加裝電梯。
樓里住著很多老人,好幾個已經80多歲,爬樓一年比一年困難,需要電梯解決出行難題。2019年,我市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加裝電梯后,他們就積極行動起來,準備加裝一部租賃式電梯,并順利拿到許可證。
本以為電梯很快就可以裝起來,但去年10月,單元樓內幾名業主將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政府、樓上業主等三方一起作為被告,告至法院。
幾名原告不同意加裝電梯的理由包括:小區是2007年以后建好交付的新小區,不屬于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范圍;加裝電梯影響采光、通風、交通通行、業主日常通行和底層業主的隱私等。
法院經審理認為,12戶業主中有8戶業主簽訂了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協議書,符合兩個“三分之二”的要求,提供的材料也符合《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實施辦法》中相關條款的規定等,核發許可證,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程序合法。對原告要求撤銷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訴訟請求不予支持,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一位電梯加裝公司負責人表示,現階段為了避免更多的官司和矛盾出現,遞交申請時,規劃窗口都需要提供100%業主同意的相關材料。因此,很多電梯無法順利拿到“許可”。
我市老樓加裝電梯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協調解決樓上樓下業主矛盾是該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去年一年其所負責的片區中,有100多部電梯都經歷了長時間談判,讓業主100%同意必須“溝通再溝通”,“不僅要得到一層住戶的理解,更要爭取二層住戶的加入,讓電梯在低層住戶心里真正‘過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