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區一居民樓潮州電梯停運近10天。小區物業在故障電梯旁張貼了收取維修費用的通知,該單元樓46戶業主需平攤1600元的維修費用,每戶繳費34.8元。然而,有不少業主認為,費用不應該由業主承擔,所以就沒有交錢。
“這個電梯經常出問題,修好了以后還是壞。”某居民樓3單元的業主講述了電梯頻頻出現故障的事情。她說入住以后,她們單元樓的兩部電梯已經出過五六次故障,其中西側一部電梯最近一段時間又壞了。
人們對高層樓房的未來表達憂慮,對于電梯能否使用若干年限,表達擔心。對于老人來說,電梯故障,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擾。所以有的人干脆表示,以后這樣的電梯故障、維修糾紛經常出現,干脆就買多層一樓,避免這樣的問題。
但是,高層電梯問題,真的無解嗎?
一些小區試點給電梯買保險。有了保險,電梯發生故障時,保險及時賠付可解決維修經費難題。小區物業反映說:“電梯故障很快解決,恢復正常運行,化解了業主、物業、維保之間的矛盾。”
根據協議,每部電梯每年保費為446元。保險期內,電梯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事故,造成第三者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每部電梯累計賠償限額500萬元。
在這個模式中,值得注意的是,保險公司介入電梯日常維保。一位電梯維保單位負責人稱,給電梯購買保險,一方面,可以倒逼電梯安全各責任主體提高日常管理維護水平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發生故障后,及時賠付到位,能有效平衡業主、物業、維保單位的關系。
要保證電梯的日常運行安全,光靠保險是不夠的。在有的地區,已經出臺了全面配套保障措施。不斷提升電梯質量安全水平,保持電梯緊急報警裝置24小時有效應答,探索“物聯網+維保”新模式。同時,進一步完善電梯安全監管工作機制,加強電梯安全監督管理,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在城市化進程中,高層樓房的建設是大勢所趨,多層無電梯樓房將越來越少見。購房者不能因噎廢食,為了防止電梯問題而選擇一樓或者二樓,而應該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如何防范化解電梯出現的問題上,與相關部門、保險公司、物業一起,合力保障電梯安全,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