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文明的進步,人類居住辦公環境越趨向于高層建筑,隨之而來的是對潮州電梯的依賴性越來越強。
電梯的維護與保養、延長使用壽命、及時排除故障等問題也就擺在物業公司的面前。雖然大部分的物業公司對于電梯的管理仍然傾向于電梯維保公司。簽訂維保合同,但從安全性與及時性考慮,必須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電梯的維護保養,電梯出現故障就要對故障進行處理。
但物業和業主之間的信任問題也是一大難關,物業坑騙業主,業主不信任物業的例子比比皆是。
小區物管和業主本應互惠互利、相互補充,小區安寧與否,也與雙方關系是否和諧有著直接聯系。一小區的一部電梯出現故障,可在維修進行后,業主發現物管代為購買的零件,與實際更換的零件數量存在較大差別,便稱遭到詐騙報警。
后來,經社區民警介入調解,向業主代表、物管負責人及維修公司三方做調查了解,指出了錯誤,消除了誤會。最終,物管表態將會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業主與物管達成和解并簽下調解協議書。
業主公示維修費用1.1萬元實際只花了380元
警方之所以會介入此事,是因為該小區一名業主前來派出所報案稱被人騙錢。原來,該小區內一棟居民樓的電梯,自2014年以來出現4次故障,每次均是物管聯系維修公司進行維修,共花了6.8萬元。維修費用部分來自維修基金支出,剩余的為業主承擔。
對此,感到不解和憤怒的業主,還向警方提供公示單復印件等材料并聯合簽名,希望民警能查明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