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汕頭電梯裝上“芯”——傳感器和芯片,借助物聯網技術,電梯就會變得“有頭腦”。“智慧電梯”可以實時監測近百個電梯運行狀態參數。一旦某臺電梯有事,遠程監控中心的“地圖”大屏即有顯示,第一時間完成故障遠程診斷,讓維修人員足不出戶也能快速了解電梯“病情”,現場維修更是能“對癥下藥”。
針對汕頭電梯維保帶來的電梯安全隱患,是電梯行業面臨的一大難題。然而,汕頭電梯物聯網監管平臺的出現,為這一難題找到了解決辦法。借助物聯網平臺,物業公司的電梯管理員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隨時管理小區的幾十臺電梯,而不再是傳統模式的依靠多人管理。這樣大大提高了效率,也節約了人力成本。而且電梯物聯網平臺可以24小時監控,這是人力管理所不具備的。
同時,汕頭電梯維保公司也無需增加人手,電梯維保員可以在物聯網平臺獲取電梯任意時刻的參數和運行狀態,對電梯進行保養。每當發生困人后能第一時間獲得消息,從而立即趕赴現場救援。如此,大大降低了對維保人員數量的依賴,依靠高效率維保取代人數的優勢。即使未來維保人員缺口仍然存在,但是電梯物聯網足以應付人數上的劣勢,甚至更加有效。
汕頭電梯一般使用5年以上就要大修一次,費用不菲,以及達到報廢后的置換等,對于使用單位來說,執行起來比較困難,甚至導致電梯長期滯停止,引發社會矛盾。
為解決這一棘手問題,引入“物聯網+保險+服務”監管模式,徹底擺脫困擾,日常維修、改造更換不再難,只需要將日常維修等不可控的費用轉變為可控的保費,轉由保險單位買單。保險公司會通過聘用行業專家,監管維保質量及電梯質量安全,保障電梯穩定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