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樓房加裝汕頭電梯,既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需要,也是更新、改造老舊住宅,節約社會資源的需要。加裝電梯,技術不是難題,只要上有統一政策,下有能人張羅,小區業主同心協力,就能讓老樓房住戶實現不離舊宅、安享電梯的夢想。
人口老齡化來臨加裝電梯需求日增
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與選擇機構養老相比,絕大多數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而老人們的“家”大多在老舊小區,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和居住習慣的影響,許多老年人即使上下樓極其不方便,也很少重新購置高層住宅或者寄居到住在高層住宅中的子女家中。隨著老齡人口比重逐年上升,對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渴盼與呼聲,也逐年增多。
裝在何處錢由誰出加裝電梯是否可行
除非提前留有空間,要不然電梯裝到什么地方呢?老樓房是磚或水泥結構,電梯肯定是鋼結構,兩者怎么結合呢?外裝電梯究竟可行不可行?試點電梯的安裝模式是在各單元朝北的樓梯外側,各加裝1部觀光電梯,空間比一般電梯小,外側是通透的玻璃幕墻。
加裝電梯,錢誰來掏?
加裝電梯資金由業主承擔,業主可以申請使用房屋所有權人及其配偶名下的住房公積金。街道及社區組織可根據實際,提出經費分攤指導意見。在實踐中,有的地方提出不同樓層不同系數的辦法,這意味著樓層越高,掏的錢越多。
破解難題需要上下合力
舊樓加裝電梯,既是好事,也是難事。與技術和資金問題相比,由于樓層不同,需求不同,取得單元樓內住戶的一致同意是許多有加裝電梯意向的小區遇到的更大難題。加裝電梯的服務范圍內產權所有人應當自主或者委托社區組織主持,依照《物權法》第七十六條規定就加裝電梯方案和電梯維護管理等有關問題進行充分協商,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并簽訂協議,同時妥善處理好住宅周邊相鄰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