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舊住宅樓加裝揭陽電梯已經成為不少業主,尤其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但加裝電梯也會遇到重重矛盾。
紅線范圍不夠成“攔路虎”
加裝電梯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不是樓下住戶的反對,而是紅線范圍不夠。加裝電梯成功地經過了10天的零異議初審階段、設計圖紙階段后,在市規劃部門審核階段中卻被提出了紅線范圍不夠的問題。
得知這一情況后,社區帶著居民代表找到市規劃局,在表達居民想要加裝電梯迫切心情的同時,也希望工作人員能夠現場進行勘查。居民們對加裝電梯的渴盼也感動了工作人員,很快約定現場勘查時間。
令人欣喜的是,現場勘查后居民們等到了肯定的答案,經歷一波三折的規劃審核后,居民們終于等到了施工許可證。
投用在即生風波
沒想到,就在施工順利進行,即將進入工程尾聲時,新問題又出現了:一樓、二樓的居民們對電梯安裝又有了新想法,甚至有人將電梯四周用繩索纏繞了起來。“這個時候如果讓居民面對面,只會激化矛盾,社區必須出面進行化解。”
社區主動與樓下住戶溝通,并最終得到了住戶的理解。加裝電梯的所有工程全部結束,所驗收全部達標,居民們在年前拿到了運營許可。
換位思考解難題
社區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建成的小區,老年人口占社區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也正因為如此,加裝電梯成了不少業主的迫切需求。
但與此同時,加裝電梯還涉及使用公共通道、產權等問題,且需要全部業主同意,真正付諸實施并不容易。
現在又有幾部電梯的加裝正式開始實施。不管是加裝電梯還是其他,出現矛盾并不可怕,關鍵是引導矛盾雙方換位思考,并強調居民對于社區公共事務的“自我擔當、自我解決”,社區在關鍵時候“推一把”,讓每位居民都能獲得理解與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