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汕頭電梯發生故障、“空中驚魂”的事件時有發生,由此引發的糾紛也很多。
該如何來化解汕頭電梯運行安全和維保質量的巨大監管壓力?
保險公司第三方的參與,有助于加強對電梯的風險管理。
一旦發生了傷人事故,經濟賠償僅僅是訴求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地防止和杜絕事故的再次發生,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只有采取切實措施,全過程把好汕頭電梯的維修保養服務關,乃是重中之重。
其實,在汕頭電梯安全管理方面,“保險+服務”模式是受到全國很多地方推崇的經驗。
它的基本做法是:在汕頭電梯日常維保過程中,維保單位通過保險機構自主研發的“電梯衛士”手機App系統與后臺運行監督系統,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完成維保工作,運用信息化管理系統提供維保質量監督和管理服務。
保險公司作為汕頭電梯安全風險的管理方、監控方和保障方,主動控制風險預防工作,督促維保單位執行統一嚴格的標準,監控運行風險并及時處理。
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該風險管理機制可以有效平衡業主、物業單位、維保單位的關系,這既符合市場要求,又能夠將政府從大量維保過程管理、事后矛盾糾紛處理等事務中解脫出來,提升政府的監管效率。
對維保單位的全過程進行監控和把關。期待在電梯安全管理上,殊途同歸,也能闖出一條新路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