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揭陽電梯能為自己“看病”,物聯網技術引入到電梯遠程監測,又被業內稱為物聯網電梯、智慧電梯。能自己看病診病,并能隨時報告健康狀況的電梯。
把普通電梯升級為物聯網電梯,并不需要整體更換電梯,而是在電梯的特定部位上,安裝上傳感器、數據采集終端等傳感設備,電梯就能通過這些“健康診斷儀”,對自己的運行狀況進行即時的數據收集、處理,一旦發現“身體”有哪些地方不正常了,便會將數據即時傳送到連接的相關終端,第一時間通知生產廠家或者維保單位來進行現場處置。
物聯網電梯將會聯接到三個接口。第一個接口是最了解電梯性能的電梯制造單位,第二個接口是監察單位,第三個接口是物業或維保單位。與現在所用的電梯相比,物聯網電梯能將故障或事故的事后處置變為事前預防。目前在上海、濟南等城市已開始逐步推行。
電梯搭上物聯網需突破利益和技術壁壘,電梯監管智能化之后,能大大減少和防范事故的發生。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電梯搭上物聯網的安全快車還需要突破利益和技術兩大壁壘。
目前小區電梯多是由小區物業單位承擔維保責任,大多數物業公司通過出租電梯廂內外的廣告空間獲得利益。
然而,現有電梯引入物聯網技術,要求在空間使用上排他。如果不統籌規劃布局,易導致效果弱化。對于目前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老舊電梯而言,在其“身體里”增加監控系統、傳感器等裝備后,能否達到物聯網系統平臺運行的需求,也存在不確定性。





